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COUNTY DEVELOPMENT RESEARCH
李剑培、韦东明、顾乃华:政府引导、政策赋能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简介:李剑培,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数字经济和环境经济。韦东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顾乃华,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文献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11期

摘要:加强政府转型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构建数字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政策对A股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整体上有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产业化政策的功效最先显现,且发挥不同细分领域数字经济政策合力尤为关键。机制分析表明,营造数字化扶植生态、释放政策性资源红利、发挥信号传递效应是数字经济政策破解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困境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当前数字经济政策主要推动了国有制造业企业和非国有非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体现了政策资源在不同产权属性和行业属性下的效果差异。而具备规模优势和治理能力较强的优质企业,往往更能充分地利用数字经济政策资源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表明,数字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在身处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企业中得以释放。本文研究为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数字经济政策;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扶植生态;政策性资源红利;

 

一、研究背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制高点,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事关数字经济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当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面临“不愿转”、“不会转”和“不敢转”的数字化困境。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企业个体努力,也需要发挥政府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外部性问题,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政策作为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以数字经济政策引导企业科学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对于有效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此也带来如下关键的问题,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政策,能否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对此类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判断数字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助于厘清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路径。

 

二、主要发现

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政府建设三大维度系统构建了数字经济政策关键词谱,利用北大法宝法律法规数据库全面搜集整理2009~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出台的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各类政策法规条例数据,实证探究了地方数字经济政策对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

第一,数字经济政策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产业化政策的功效最先显现,且发挥不同细分领域数字经济政策合力尤为关键。第二,数字经济政策通过营造数字化扶植生态、释放政策性资源红利、发挥信号传递效应三个重要途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一,数字经济政策通过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培育数字产业环境、营造数字创新生态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营造了良好的数字化扶植生态;其二,数字经济政策通过释放需求侧的政府数字采购、供给侧的政府数字补助以及数字人才支撑等政策性资源红利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三,数字经济政策传递积极的信号效应,吸引外部风险投资基金入局数字化领域,有利于增强企业转型信心和动力,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第三,本文进一步从属性特征差异和企业能力差异双重视角,剖析外在的政策性资源在不同企业身上发挥的作用差异,以及不同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政策性资源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一是数字经济政策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整体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显著,但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当前数字经济政策的落脚点主要推动了国有制造业企业和非国有非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体现了政策资源在不同产权属性和行业属性下的效果差异;二是对于具备规模优势和治理能力较强的优质企业来说,外部的数字经济政策性资源更容易被其吸收进而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第四,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视角探讨了产业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基础,发现地方政府层级的数字经济政策对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更佳。

 

三、政策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有效发挥有为政府作用、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益政策启示。

第一,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供给体系,提升数字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结果明确数字经济政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数字经济政策的引领效果。一是要加强数字经济不同细分领域的政策研制,发挥数字经济政策合力的效果。本文发现发挥数字经济不同细分领域政策合力尤为关键。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不同细分政策类型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协同效应,加强政策资源的整合和协调,避免政策资源的浪费和冗余,提升政策赋能效果。二是要最大化释放数字经济政策的数字化功效。本文研究表明当前的数字经济政策对整体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效果,但主要受益者是国有制造业企业和非国有非制造业企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因此,应优化数字经济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如加大生产线补贴、数字化设备采购资助、技术升级支持等扶持力度。

第二,提升有为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数字经济政策赋能功效。一是,为企业营造优良的数字化扶植生态。例如,简化涉及数字化事项的审批程序、降低数字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推动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以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和参与数字化转型。二是,有效释放政策性资源。例如,扩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政府补助、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优化完善数字人才支持体系,搭建数字人才平台载体,优化数字化人才培养结构,强化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与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匹配的人才链,释放数字人才支撑效应。三是,积极发挥信号传递效应。例如,加强数字经济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激发风险投资活力,通过银企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科技信贷、数字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方式增强企业转型信心和动力,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第三,优化数字经济政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和企业间的“数字鸿沟”。一是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根植于区域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提升数字经济政策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政策的数字化赋能功效在身处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企业中得以释放。因此要加大对符合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支持和资源投入,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相对应地,注重解决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资源短缺和发展障碍问题,以创造有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条件和环境。二是发挥优质企业的引导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政策在具备一定规模优势和良好治理水平的优质企业身上效果更佳。因此要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和标杆企业经验和做法的总结,例如通过制作案例汇编、编写实施指南、视频宣传、考察观摩等方式加强对典型企业的宣传。通过认定和奖励数字化标杆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共享平台,带动行业内企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