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强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雨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蔡卫星,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广东财经大学国家金融学研究中心主任。
文献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11期
摘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但数字政府建设“是否”“多大程度”“如何”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现有研究缺乏理论阐释和经验证据。基于中国政府采购数据库、中国裁判文书数据库等多源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公安对公安部门破案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城市盗窃和抢劫案件破案数量,并且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效能提升主要源于数字公安带来的破案效率提升,而非犯罪规模、数字金融、城市合力等竞争性机制的影响。另外,城市公共安全的数字化转型,还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助推了城市企业创业活动。本文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公安的治理效能提供了理论释义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城市治理质量;公共安全部门;数字化转型;
一、研究背景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效能,既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等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改善问题,也关乎着国内外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性等众多因素的稳妥应对问题,还关涉到国家总体安全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践行落实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应用场景,数字公安是否以及如何提高了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效能?
就数字公安助力公共安全治理的这一研究话题,其效应和机理的识别当前仍存在巨大挑战:首先,现有研究以案例和新闻报道居多,缺乏因果推断和微观证据。其次,因果识别的内生性问题较难处理,且竞争性假说众多。最后,数字公安影响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机制不明确。鉴于此,本文以公共安全部门为例,基于中国政府采购数据库、中国裁判文书数据库、中国通信基站信息数据库、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数据库等多源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文本分析和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了数字公安对公安部门破案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基于因果推断方法,首次提供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治理效能和机制等方面的微观证据;第二,基于中国裁判文书数据库、中国政府采购数据库等多源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文本分析等方法,首次测度了数字公安、公共安全治理质量等指标,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指标和可行思路;第三,基于地区通信基站建设等数据构建了一个新的工具变量,并进行了丰富的竞争性假说排除、内生性问题处理,在因果识别与机制研究上将提供重要启示。
二、主要发现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采购显著提高了其公共安全治理效能。数字化采购额的增加,使公检法机关查处办理的盗窃案件数显著增加。在基准回归基础上,本文通过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数据集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替换、使用4G基站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等方式,验证了该结论的稳健性。
其次,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采购通过效率机制提高了其公共安全治理效能;且作为公共安全支出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结构效应。本文使用案件平均破案时间和罪犯平均犯罪年限度量效率的二元边际,发现数字公安缩短了公共安全部门的破案时间、使更多长期从事犯罪行为的罪犯被抓捕,显著提高了公共安全部门的治理能力。在控制公共安全支出后,本文发现数字化采购作为公共安全支出的一部分,仍然显著提高了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效能,验证了公共安全部门数字化投入的结构效应。
最后,数字金融发展及社会整体数字化转型下,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对其治理能力起到了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控制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后进行回归,发现数字化采购额更大地提高了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效能;在控制非公共安全部门数字化采购后,发现了政府整体数字化转型对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的提高,也验证了公共安全部门在其中带来的更大贡献。此外,本文也发现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使居民幸福感提高,也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具有显著正向的福利效应。
三、政策启示
第一,数字公安建设是中国公共安全部门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新阶段下打击犯罪行为与维护社会治安,应当提高执法效率,坚持推进警务系统和警务能力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
第二,促进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应当着重提高其对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和效率。在信息收集前端,公告安全部门应当提高采集总量和质量,牢固树立建设与应用并重的工作理念,把应用作为信息化的灵魂和核心;在信息传输与整合后端,应当高度重视大数据战略下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开展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构建公安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第三,促进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应当加强对公共安全部门治理能力的宣传,对涉毒等重点人员进行威慑和感化,生动、直观地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全民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这样,不仅有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还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第四,促进公共安全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应当加强其与其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在数字化建设中的协同合作。围绕社会治安需求,尝试建立公共安全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主体的数据调度制度与交换体系,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数据调度和交换标准,优化数据统筹管理。最终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提升公共安全部门应对社会治安问题的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