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COUNTY DEVELOPMENT RESEARCH
湖南宁乡:以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书写营商环境“高分答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亦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金钥匙”。近年来,宁乡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服务企业发展。 自2025年3月12日宁乡市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以来,该市以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为突破口,用专业调解筑牢企业发展“防护网”,以法治温度点燃企业前行“助推器”,生动诠释了“服务型政府”的担当作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一、建强机制

把“专业防线”筑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企业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宁乡市深刻认识到,涉企纠纷能否高效化解,直接关系市场主体信心与区域发展活力。为此,中心成立之初便高站位布局,配套组建宁乡市涉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精选退休法官、资深综治干部担任专职调解员——他们既懂法律条文,更熟企业实情;既通调解技巧,更怀为民初心,成为化解纠纷的“活字典”“减压阀”。 

为打通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中心主动与法院无缝对接,建立“诉调对接”快速通道,实现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效力衔接全流程闭环。这种“法院引导调解+专业团队深度介入”的机制创新,既避免了诉讼程序的冗长繁琐,又破解了企业“维权难、成本高”的困局,让法治服务真正“沉下去、实起来”。


二、数据见证

52起纠纷成功调解的背后,是群众实实在在的“法治获得感”。这组亮眼的数据,折射出调解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

启用至今,中心累计接收法院移交案件132件,现场申请3件,成功调解52件,惠及企业106家,涉案金额7686.3万元。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次矛盾的破冰,一场信任的重建,一份企业对法治环境的真切认可。“没想到现在政府对企业的法律服务这么专业便捷,真是为我们既省了钱,又省了力!”诺诚光伏负责人袁亚恒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此前,该企业陷入借款纠纷,若走诉讼程序,不仅资金回笼遥遥无期,合作关系也可能彻底破裂。中心调解员快速介入,以法理为基、以情理为桥,短短数日便促成双方和解,帮助企业及时回款100多万元,既解了“燃眉之急”,更护了“长远发展”。事后,企业专程送来“法润企业解纷争,公正调解暖人心”的锦旗,字里行间满是对法治服务的真心点赞。

四川瑞沐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经历同样颇具代表性。其与湖南莱拓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代理经销合同纠纷,双方僵持一年多未能解决。中心接手后,调解员“磨破嘴皮、跑断腿”,既讲清“法理”又说透“事理”,最终推动双方就40.56万元预付款及保证金退还达成协议并全额履行。企业负责人动情评价:“法理融情破地方壁垒,专业调解护企业权益”——这不仅是对调解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宁乡营商环境的由衷信赖。


三、价值升华

以“调解小切口”做好“发展大文章” 。一面面锦旗,是企业心声的真挚表达;一次次握手言和,是法治环境的生动注脚。宁乡市涉企纠纷调解工作的实践,看似解决的是“一桩桩个案”,实则筑牢的是“发展大环境”——它让企业感受到,在这里,有问题能解决、有纠纷能化解、有权益能保障。

当前,高质量发展对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宁乡市以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为抓手,既守住了法治公平的“底线”,又传递了服务温度的“高线”,不仅为企业卸下了“诉累包袱”,更激活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这种将法治服务嵌入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实践,正是基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全国县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宁乡经验”。

潮涌宁乡,法治护航。未来,宁乡市将持续深化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更专业的服务、更高效的举措、更暖心的担当,让法治成为最鲜明的城市底色,让企业在这片热土上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案例来源:宁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