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COUNTY DEVELOPMENT RESEARCH
翁飞龙、霍学喜: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

作者简介:翁飞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霍学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献来源:《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1期。


摘要:农业新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苹果栽培新技术为例,分析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并利用陕西省苹果主产区414户规模经营农户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技术类型看,数字金融主要促进了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和花果管理新技术的采用。虽然数字金融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尚未显现,但基于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分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组最大。数字金融对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降低风险冲击、促进市场参与影响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且中介效应在不同经营规模、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技术类型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数字金融 ;新技术采用;家庭生命周期;规模经营农户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包括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和竞争能力强。建设农业强国,重点在科技。2022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2.40%,但与发达国家(80.00%以上)相比差距较大。导致农业技术扩散缓慢的重要原因是采用农业新技术需要较高的前期资金投入,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村家庭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这会影响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破解该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数字金融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海量数据,依托云计算技术精准评估与识别农户的信用等级与违约风险,有效解决农户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户也可以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有效拓宽了交易的可能边界。因此,研究总结数字金融与农业新技术采用的关系,对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推动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理论与政策意义。


二、主要内容和边际贡献

本文基于陕西省苹果主产区414户规模经营农户的微观数据,以苹果栽培新技术为例,分析了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考察了数字金融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以及基于经营规模、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技术类型的异质性影响和差异化作用机制。

本文试图从两方面拓展现有研究:一是在理论方面,基于数字金融金融与技术的双重属性,本文提出数字金融可以从缓解信贷约束、降低风险冲击、促进市场参与三方面影响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并聚焦促进市场参与的新作用机制。二是在新技术采用的适用情境方面,本文分析数字金融对不同经营规模、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采用不同类型技术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究基于经营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所处阶段、技术类型异质性的中介效应,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数字金融对新技术采用的影响。


三、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主要结论:第一,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技术类型看,数字金融对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和花果管理新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土肥水管理新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降低风险冲击、促进市场参与三条路径影响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第三,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尚未显现,但基于不同经营规模的分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中等规模组的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促进作用最大。第四,数字金融对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五,数字金融影响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中介效应在不同经营规模、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技术类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基于上述结论可得如下启示:首先,农技推广部门应根据规模户技术需求情况,重点推广花果管理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土肥水管理新技术等技术,提高农技供需匹配度。同时,积极搭建农业技能学习平台,提升规模户对新技术的认知水平,促进新技术采用。其次,在加快推进农村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应有重点地提升数字信贷、数字理财、数字保险等数字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其对规模户的资金补充与风险分散的作用。同时,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活力,加速农业技术扩散。最后,重视数字金融在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中的作用,金融资源应积极向苹果种植面积在25~30亩,以及家庭生命周期处于抚养期的规模户倾斜,助力其高质量发展。